央视新闻[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“十四五”] 内蒙古:30分钟打“飞的”游黄河 解锁“低空+”出行新体验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4:13:40

  ▌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【通航圈】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,欢迎新老朋友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内蒙古相继出台,推动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,完善低空物流基础设施,解锁“低空+”密码。

  今年5月底,呼和浩特市首条短途运输旅游专线正式开启,乘客从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出发,搭乘通航飞机飞越阴山,就可以直抵清水河县老牛湾机场,这也成为呼包鄂乌“一小时城市圈”的重要节点。

  总台记者 赵思雯:今天带您解锁呼和浩特“家门口”的空中走廊——只需要30分钟,我们将从白塔机场直达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。不打时间战,不绕盘山路,今天咱们“打飞的”。

  不同于平时的大飞机,记者搭乘的是通用航空,专飞短途的。工作人员表示,提前半个小时到就够了,非常方便。这就是搭乘的小座驾,飞机上七个座位全部满员。

  虽然是小型客机,但是整体的飞行体验还是很平稳的。这趟短途航线的开通让原本三个半小时的路程缩短到了半个小时,“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”也从蓝图变成了现实。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内蒙古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,不仅为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如今,在餐桌上可以吃到从草原、沙漠、黄河畔通过低空无人机运输来的新鲜牛羊肉、驼奶和黄河大鲤鱼等农畜产品。

  在防沙治沙第一线,沙柳、柠条也能通过低空无人机的吊运深入沙漠腹地,大大提升了治沙物资的运输效率。

  清水河老牛湾机场是呼和浩特市首座A1类通用机场。目前,像这样的通用机场在内蒙古一共有6座,到2027年还会增加至33座。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让交通“飞”了起来,连看风景的方式都升级换代了。

  记者搭乘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低空观光直升机,凌空300米。自从今年五月旅游区开通这项服务以来,从空中俯瞰黄河就成了这里的热门打卡项目。

  目之所及不仅是山河壮美,更是内蒙古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清晰答卷。

  近五年,内蒙古全方位强化污染治理与水源涵养、水土保持工程,一系列举措让黄河内蒙古段干流水质稳守Ⅱ类标准;通过统筹推进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系统治理,黄河两岸脆弱的水土流失区,现在也披上了日益坚实的绿色铠甲。

  总台记者 许斌:在黄河大峡谷边的神牛广场上,这里是老牛湾的核心地带。正在进行表演的就是内蒙古的文化名片——乌兰牧骑,悠扬的长调民歌、马头琴演奏和欢快的蒙古舞,吸引了不少游客,他们在黄河岸边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。过去,这里是游客稀少的偏僻小山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。

  在老牛湾非遗街,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非遗制作,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:炸河虾、黄米糕,还有碗托。它是用荞麦面糊蒸制而成,浇上辣椒、醋和特制汤汁,甭提多香了!曾经的碗托是当地人果腹的粗粮,如今已成了吸引游客打卡的特色美食。

  吃饱喝足,您还可以欣赏到指尖上的非遗技艺。剪纸师傅运剪如飞,即将完成的是一匹正在奔腾的骏马。师傅也跟我们介绍,这匹昂首疾驰的骏马,也是为游客们讨个马到成功、龙马精神的好彩头。

  山间点缀的窑洞,本来是当地村民家的民房,现在也开启了农家乐,有的变成了窑洞咖啡屋和特色民宿,旅游旺季更是一房难求。去年这里正式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
  “十四五”这五年,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升级。这张2023年的照片中,山坡上只有一条路。今年这里修起了电梯,游客可以便捷地登高望远,饱览峡谷风光。曾经黄土的地方,现如今也通过生态嵌入的方式,打造了黄河诗词文化长廊、九曲黄河阵等旅游设施。

  从非遗市集到诗词长廊,从单一水上游到如今的“水陆空”立体体验——老牛湾这五年的文旅之变,是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”的生动注脚。2024年,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.38亿元,相较前几年大幅提升,其中游客量更是翻了一番!

  老牛湾的蓬勃发展,正是内蒙古自治区文旅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。“十四五”以来截至2025年8月底,内蒙古累计接待的国内游客已经突破9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3000多亿元。